requestId:685c0a8d76e986.19096345.
谭升平到农户家了解情况。受访者供图
(原题:驻村10载 扶贫计划写满5本笔记本市——审计局谭升平两度获评省“扶贫优秀驻村干包養網部”带领4个省级贫困村脱贫)
“我把困难的老百姓都当作自己的亲人。”惠州市审计局主任科员谭升平说,把“亲人”的困难、痛苦与幸福都当成自己的困难、痛苦与幸福。”在日前召开的广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,谭升平作为优秀党员代表在大会上作发言。
“老谭,快进屋里来喝杯茶!”“老谭,我想去学门手艺,学什么好?”贫困村里的困难老百姓也把谭升平当亲人,经常向谭升平请教各种事情,他们在包養感情其帮扶下实现脱贫,走上致富路。
今年50岁的谭升平长期负责驻村扶贫工作,历经十载,先后在4个省级贫困村扶贫,成为带领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的“扶贫专业户”。他的“专业”不仅是指他的扶贫工作时间长,还指他的扶贫工作“有一套”,工作有亮点有特色,比如他善于发动村干部和村民,扶贫先“扶志”和“扶智”,运用审计专业知识等。
与乡亲们一块来想办法出力气
2005年,谭升平从部队转业到市审计局工作,不久他就接过了驻村扶贫的重任,先后驻点4个省级贫困村,分别是博罗县公庄镇联溪村,柏塘镇黄栏村、石湖村和平安村。
刚受包養金額委派驻村时,谭升平就遭遇了两大考验:首先作为一个外乡人,他得适应当地的语包養情婦言和生活习惯;其次,他在村里人生地不熟,也没有自己的房子,日常吃住都不稳定。
困难没有难倒这位农村里长大的军人,面对困难,谭升平没有退缩,而是定下心来。他暗下决心,要把扶贫工作当作军营之外的另一个战场,干出一番成绩来。
扶贫驻村只有沉下去,才能与老百姓“打成一片”。谭升平每到一个扶贫村,包養網他都是首先走家包養串户和村民拉家常,了解贫困户的实际需求,用笔记本、相机记录村情,并制订详细的扶贫计划。1包養留言板0年来,他记满了5本笔记包養留言板本,用坏了一部相机。忙的时候,一个星期也顾不上包養故事回市区家里一趟。
通过这种方式,谭升平与村民们熟络起来,大家亲切地叫他“老谭”,有事情都会跟他说。谭升平说,扶贫工作不能单靠帮扶单位和扶贫干部,还应该充分调动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性。
前几年,联溪村要对排灌渠进行清淤,初步项目预算近两百万元,筹措资金难度大。谭升平想到发动村民来自建,既能解决问题又能节约经费,最后在村民的参与下,排灌渠清淤工作完成,总经费开支不到10万元。
谭升平把乡村当成包養價格干包養意思事创业的乐土,把乡亲们当作自己的亲人,跟乡亲们同吃同住,一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块想办法出力气,为脱贫致富而奋斗。
“扶贫”先“扶志”和“扶智”
“扶贫,包養行情首先要让贫困户树立包養網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。”谭升平说,“扶贫”先“扶志”,才能改变一些贫困村和贫困户“等靠要”的思想。
在市审计局长期分管扶贫工作的该局党组成员、副调研员雷玉霖说,市审计局按照“扶志、扶技、扶资”三结合的方针开展扶贫工作,打破了过去单纯“输血”的做法,实现“造血”在先,适当“输血”的目标。
一个贫困村,村干部之间关系不合,导致工作难以开展;一户有劳动能包養管道力的家庭,却来申请住房补助……扶贫工作中遇到这样的问题,谭升平积极做思想教育工作,让村干部关系和解,让村民学会自力更生。“扶贫不可能扶一辈子,最后还是要依靠他们自己。”
在石湖村,贫困户巫松生的女儿考上了惠州学院,贫困户杨小容两个小孩考上省高级技工学校,但都因为家庭贫困无钱缴交学费,面临要辍学的窘境。在平安村,村民黄添灵一家5口人,老婆烧伤残疾,儿子患神经疾病需长期吃药治疗,大女儿读大学,小女儿读小学,全家仅靠年近六旬的黄添灵一人打零工维持生活。
要使贫困户彻底脱贫致富,还要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。谭升平扶贫除了“扶志”还要“扶智”,“扶智”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育。谭升平在走访中发现,有不少贫困户面临着子女无钱读书的困境。
对此,谭升平向单位领导汇报情况,并前往相关学校争取费用减免,石湖村三名青年如愿进校读书,帮黄添灵争包養網dcard取了低保指标,帮助申请救济,帮他大女儿解决包養金額了学费等问题。雷玉霖包養軟體说,市审计局还决定凡是贫困户考上大学的孩子,大学期间每人每年均可得到该局5000元的资助。
运用审计知识让资金有效利用
谭升平是一名称职的扶贫者,同时也是一名专业的审计人。审计的职业敏感体现在扶贫工作中,他运用审计等专业手段,确保扶贫资金得到有效利用。
2014年,平安村按照市审计局的驻村工作计划,计划种植300亩的经济速效山林,村委把种植工作承包给一名承包商,按每棵树苗1.7元人工费计算承包种植费用,计划种植5万棵树苗。
谭升平了解树苗种植情况后,去现场实地察看。结果,他发现树苗种植的密度不够,存在虚假现象。他一方面批评了村干部,指出他包養網單次们在包養树苗种植一事上管理不严格,被承包商欺骗;另一方面,他发挥审计专业特长,寻求合法、合适的解决途径。最后在验收阶段,他想办法采取逐一清点的方式进行验收,结果发现实际种植的树苗比原计划少包養網比較了近3万棵。在事实面前,他怒斥承包商违约在先,欺骗在后,承包包養網商自觉理亏,同意按实际种植数量结算。
“谭升平包養把审计人工作的细致精神融入到扶贫工作中去,这是他扶贫工作的一大特点。”雷玉霖评价说。而且他是部队成长起来的包養,工作中体现了军人的奉献精神,另外他是农村出来的,对农村有特殊感情,更有助于其做好扶贫工作。
种菜种果、养鸭养鱼、修桥打路、扶助困难户——谭升平所驻过的4个村子,村容、村貌、村况无不焕然一包養網新,欣欣向荣,并且都由原来的省级贫困村顺利脱贫。
“老谭是个干实事的人,是个真心实意帮忙,没私心的人!”贫困村的干部群众说包養網起谭升平,无不竖起大拇指。受到谭升平帮助的平安村一对小姐妹说,要好好读书,长大了像谭伯伯那样帮助别人。为了感谢老谭,有的贫困户送来老母鸡和水果蔬菜。黄添灵用红胶袋包了几百元钱,硬要塞给谭升平,谭升平不收。对受助村民的报答,谭升平都婉拒了。
谭升平因为扶贫工作业绩突出,先后两次被省委、省包養網政府评为“扶贫优秀驻村干部”,并被推荐参加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优秀驻村干部评选,多次获得优秀驻村干包養合約部、优秀党员、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。
十年扶贫路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面对成绩和人们的称赞,谭升平认为这些只是自己职责所在,本来就应该做的。“并不是自己有多了不起,而是党和政府给了好政策,是市审计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援,才能让我为村民办了点实事,干出点成效。”
对话
扶贫让我更坚信 党的根基在人民
南方日报:扶贫工作任务艰巨,是什么支撑您长期干下去的?
谭升平:早些年,一些亲朋好友就劝我回来,说在农村太苦了。单位也曾经多次叫我回来,但我割舍不下村里包養網dcard的人和事,主动留在村里。这种感情是受我父亲的影响。父亲是湖南的一名村干部,他常告诫我,要为大家多做善事、好事。
作为一名党员,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个人,既然来了,就该有驻村的样子,就该真心地帮扶。20年的军旅生活,锻造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。转业时,我就暗下决心,任何事情,要做就要全力以赴。
南方日报:回顾10年扶贫路,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?
谭升平:10年的扶贫工作让我更加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,党的力量在人民。做好扶贫工作要把人民放在心里,只有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,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,人民群众才会与我们心连心。
我经常回去看看“亲人”们过得怎么样。前段时间,我又回包養去平安村,全村近1300人几乎都认识我。他们说,老谭是个真心帮助我们的好党员、好干部。听到这句话,我就觉得,党的扶贫政包養網策很好,我们做的事虽小,但包養網对村民来说却很大,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TC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