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questId:68ab421ea69472.07456498.
張俊蘭:女,漢,1962年5月,中共黨員,《天津日報》社編輯、記者,已經17年在涼山扶貧助學,救助艾滋孤兒。
她最初于1997年采訪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,從事新聞扶貧。目睹令人心碎的貧困,誓愿盡此包養網一生為涼山脫貧而努力。從那時至今的17年時包養間里,張俊蘭23次走進涼山從事助學扶貧:受社會各界委托興建了3所希望小學;與海外慈善家合作在四所院校設立了獎助
學金,受到持續資助的貧困生數千名;建立了51個以“福慧之星”命名的孤兒班(其中包括一些女童班、女子班、教育盲區班、精英班),正在幫助21包養甜心網00多名孤兒和貧困生陸續完成九年義務教育;同時在涼山從事賑災濟困、緊急個案援助等工作……在涼山投入助學扶貧資金已經超過三千多萬。
張俊蘭還本著新聞記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撰寫了《涼山吸毒者多 艾滋病泛濫》一文,2包養網dcard009年10月發表于人民日報《情況匯包養條件編》(特刊)。當時主管政法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此件上做了指示,溫家寶總理為此親赴涼山毒品和艾滋的重災區考察,面向涼山的扶貧和禁毒防艾因此進入前所未有的時期,在2011年11月29日舉行的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,涼山被列入全國扶包養網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,在涼山扶貧助學、禁毒防艾的一系列重大舉措正在實施。
在涼山千難萬險的路上,張俊蘭從35歲走到52歲,把一生的黃金歲月包養俱樂部留給了西南邊陲貧困區的彝族同胞。
1999年和2005年,張俊蘭兩次被包養網國務院授予“民族團結進包養網步模范”稱號。2011年9月榮獲天津市道德模范和全國道德包養故事模范提名獎。同年11月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授予“全國扶貧開發先進個人”稱號。2012年4月榮獲第七屆“中華慈善獎”—-“最具愛心慈善楷模”獎項。
劉云山、張高麗、袁貴仁等領導同志都先后在張俊蘭事包養價格ptt跡上做出批示,給予高度評價。
一份陽光事業,需要用生命承諾:
涼山彝族自治州,境內高山險壑,重巒疊嶂,一山分四季,十包養網推薦里不同天,一年四季自然災害不斷。張俊蘭在工作途中時常遭遇洪水、泥包養網石流、山體滑坡、路基塌方……一棵放倒的大樹充當獨木橋,這是她進山工作的必經之路,橋下包養站長是湍急的河水發出雷鳴般的怒吼。在崎嶇山路上行車時可以眼看著石頭在正前方滾落。一次包養留言板次遭遇霍亂、傷寒、麻風等瘟疫。由于涼山受到毒品和艾滋的危害,她在工作期間常常要與吸毒者、艾滋病患者面對面,她甚至親手為患艾滋病的孤兒清洗黑乎乎的小手……
當她面對正在絕境之中掙扎包養網推薦的生命,就會把屬于個人的包養網一切置之度外。
“我一定會把您的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。”“只要我的生命還在,定會如期抵達涼山親手做好該做的一切。”這是張俊蘭對每個捐資者的承諾。
——每一筆善款的實施都要親力親為,不委托中間環節。
——每一筆善款都由受助者親筆簽收并回復捐資人。
——在涼山工作期間的用餐、用車、住包養故事宿等經費全部自理。不占用包養網、不浪費貧困區一分錢、一粒糧、一棵菜。
這是她始終恪守的三個原則。
策劃項目、起草方案、考察核實、組織實施、監督回短期包養訪、采購并發放扶貧助學物資、頒發助學金、與學生座談、給學生回包養網信、深入山寨入戶尋訪、了解受助學包養情婦生情包養合約況……事無巨細,親力親為,一絲短期包養不茍,唯包養俱樂部恐辜負了信任與重托。
每次出發之前,她都要去年邁的父母包養價格ptt身邊,幫他們做一頓可口的飯菜,聊聊天,留下一些贍養費。然后,給哥哥姐姐打電話說:“我又要出發了,別告訴爸媽,免得讓他們擔心。要是我有事,你們替我盡孝。”
她最早走進涼山的那年,女兒才八歲。每當她包養甜心網在涼山遇險,馬上想到年幼的女兒。為此她寫信托付身后事,包養網一張信紙,點包養網點滴滴都是淚痕。
母包養網親患不治之癥的兩包養網VIP年多時間里,也是她與海外慈善家在涼山創建孤兒班工作最繁重、艱苦的時期,在此期間她六次進涼山,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建立了19個孤兒班。
她用真實、忘我的付出成就了一份超越血緣、地域、民族的人間大愛。如今,無數受到關懷資助的涼山孩子已經長大成材,許多人已經回到涼山成為鄉村教師、公務員,護士……他們正懷著與張俊蘭同樣的心情面對他人包養網、面對社會、面對需要幫助的人。(國務院扶貧辦供稿)
TC:sugarpopular900
發佈留言